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校4位教授入选202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2024/01/15 【打印本页】 【关闭】 有次阅读

近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202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我校食品学院李斌教授、土地与环境学院汪景宽教授、农学院张文忠教授、林学院陆秀君教授成功入选。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爱护和团结引领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的部署要求,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李斌,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现任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小浆果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国家葡萄产业体系蓝莓沈阳试验站站长。多年来致力于浆果花色苷等活性成分加工过程中的稳态化技术与精准营养研究。建立了浆果加工品质评价体系信息库,创建了浆果产品稳态化加工及安全检测技术,构建了副产物活性成分高效制备技术,创立了我国特色浆果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体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发表论文 14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112 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 70 余件,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 7 项,主编著作 4 部。荣获辽宁省杰出青年基金、省学术头雁、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市十大科技英才等。

汪景宽,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带头人、辽宁省首批特聘教授、《土壤通报》主编;兼任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顶层设计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省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辽宁省耕地质量保护专家组组长。主要从事土壤和土地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针对东北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结构退化和养分失衡等问题,坚持3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首次构建了黑土地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以恢复和提升地力为目标的培肥技术模式。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出版专著5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主持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曾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沈阳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张文忠,现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兼任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辽宁省水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水稻栽培生理与遗传育种工作,专长于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主持完成的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余项。作为主要选育人育成水稻新品种11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个。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近5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6篇。合作出版专著7部,主持制定地方标准5项。先后获得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辽宁省首批特聘教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优秀专家,入选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以及辽宁领军人才等人才称号。

陆秀君,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教学名师。现任辽宁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主任,乡土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学、园林植物栽培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珍稀濒危树种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东北地区首个优良景观树种资源圃,筛选并培育出耐寒能力强的彩叶乔木阔叶观赏树种和针叶乔木良种,突破了繁殖技术瓶颈,创建了东北地区耐寒景观树种高效繁殖与生产技术体系。针对我国大径级用材短缺、培育技术落后等卡脖子问题,率先开展了北方珍贵用材树种蒙古栎优质用材培育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辽宁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省市级各类项目20余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制定地方标准5项。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沈阳市高校师德标兵、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